生活中哪些环境因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?

习近平:“咱们的生活,过去是有没有的问题,现在是好不好的问题。生活好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生态。美丽中国不光是涂脂抹粉,真正是健康。我们整个山川河流是健康的,孕育生活的中华民族是健康的。”


生活中哪些环境因素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?


一、空气污染

空气的清洁程度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。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,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入食物、土壤或水体,进而通过饮食或饮水等经消化道进入体内,对健康造成危害,部分空气污染物 (如多环芳烃) 还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。

在常见的室外空气污染物中,细颗粒物 (PM2.5 ) 是形成重污染天气的主要因素,可经呼吸道进入肺部、血液,对人体的呼吸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,婴幼儿、老年人、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其更为敏感。

二、饮用水污染

保障饮用水安全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基本条件,安全的饮用水至少应满足水质合格、水量适当、容易获取等基本要求。

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包括取水、制水、供水和用水等多个环节,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是最基础的保障,应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控措施,严禁任何危害水源水质的建设项目或施工活动,以及一切污染水源水质的生产、生活行为。

三、土壤污染

土壤中的污染物可通过迁移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,还可通过气体挥发或随尘土漂浮到空气中,最终经多种暴露途径尤其是食物链的传递而影响公众健康。

四、海洋污染

海洋是生命的摇篮,蕴藏着丰富的资源,在全球范围内调控生态、滋养生命、影响经济、孕育文明。对人类来说,海洋在满足人们食物和营养需求的同时,海洋环境中的污染物也可能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,进而影响人类健康。

五、生物多样性

生物多样性可通过各种生态功能为人类提供福祉,保护人类健康。随着人口增长、耕地扩张和经济增长给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,各种原因导致森林和自然栖息地退化,而外来入侵物种的扩张往往给原生生态系统带来干扰或破坏,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影响。

当前,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明显,物种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,部分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。任何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独特的价值,人类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越多,付出的代价也会越高。

六、气候变化

目前,气候变化已经对环境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,包括气温升高、海平面上升、冰川融化等,尽管进程还比较缓慢,但长此以往产生的影响必将不可逆转。

同时,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频次、强度都在逐渐增大,造成一系列连锁后果,如热浪、暴雨、洪水和干旱、饮用水短缺、林火等,已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。

另外,气候变化可能增加青藏高原、极地冰川和冻土中致病微生物释放的风险,对人类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也值得关注。

七、垃圾分类处置

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,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上升,大量生活垃圾若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处置,不仅会产生恶臭、滋生蚊蝇、影响周围环境卫生,还会污染土壤、地表水和地下水、空气,影响公众健康。

八、生活环境的卫生

保持环境卫生,减少环境介质 (如空气、水、土壤) 中寄生虫、致病菌和病毒等污染,切断他们跟人的接触途径,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。要保持居住地及周围环境清洁,应注意清理居民集中区域内积水,及时清理生活垃圾、人畜粪便、动物尸体,经常清扫卫生死角,尽量保持住宅、畜棚内外清洁干燥,减少寄生虫、病菌繁殖的机会。

九、噪声污染

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,我们称之为环境噪声。通常情况下,强度不大、持续时间有限的环境噪声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,但是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、工作和学习。不同声强的声音对人的影响不同,较大的噪声会造成人的暂时性或永久性听力损伤,另外,噪声污染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,影响社会和谐。